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教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科动态 > 正文

【典型经验—兰科院】从课堂到国赛大奖:两位教师复盘教学创新全过程(一)

发布日期:2025-09-05

9月3日,学校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经验分享会”,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会议特邀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巨澜教授就教学创新实践路径与参赛经验作专题分享。

巨澜教授以“课堂实践—竞赛历程—创新反思”为主线,以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创新为例,通过“历程回望—支持体系—价值反思”三段式分析,总结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三维支撑”实践模型,系统梳理从校赛、省赛到国赛的备赛与参赛全过程,提炼出可借鉴、可推广的教学创新实践模式,为在场教师带来深刻启发。

团队协作:凝聚教学创新的核心动能

教学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教学理念提炼、创新方案迭代,到课堂活动设计与教学资源整合,团队通过“深夜研讨—思维碰撞—方案共创”的协作机制,将分散的教学灵感转化为系统、闭环的创新成果,是实现从“经验教学”迈向“创新教学”的关键推动力。

平台保障:夯实教学创新的基础支撑

学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组织赛前专家精准辅导、开展多轮模拟演练等举措,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全流程、立体化”的支持体系,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试错、支持改革”的教学文化,为竞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坚实基础。

成果引领:强化教学改革的持续动力

教学竞赛获奖既是对前期创新实践的认可,更具“指明方向”和“激发动力”的双重作用。如同“教学改革中的灯塔”,竞赛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程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改革目标,也为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化注入长效动力。

本次分享会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两位获奖教师的深入解析和无私分享,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教学创新的深入思考与实践热情。学校将以本次分享会为契机,正式启动“教学创新种子选手培训计划”,构建“全周期、立体化”的教学创新支持体系。一是构建“三位一体”支持体系,通过“政策包(明确激励与保障政策)、资金包(设立专项支持资金)、专家包(组建跨学科专家指导团队)”的协同发力,为教师教学创新与竞赛备赛提供全流程保障;二是聚焦“双突破”发展目标,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核心,力争在下一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实现“参赛数量扩大”与“获奖质量提升”的双重突破;三是深化“以赛促教”长效机制,将竞赛培训、经验分享、成果转化纳入常态化教学管理,推动教学创新从“阶段性活动”向“长效化机制”转变,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课堂教学支撑,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

审核:赵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