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学校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经验分享会”,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会议特邀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商学院教师马颖就教学创新实践路径与参赛经验作专题分享。

马颖老师以新文科竞赛实践为背景,聚焦教学创新从理念萌发到成果落地的完整闭环,系统阐述了以“协同共创、双层支撑、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实施路径,为现场教师呈现了一套清晰可循的创新方法论。
协同共创:从个人探索到团队智慧的升华
马颖老师表示,教学创新绝非孤军奋战,而是团队深度协同的成果。从精准定位教学痛点、反复打磨教学设计,到精选教学案例、迭代课件资源,团队通过“下班后线上研讨—周末集中攻关—暑期封闭打磨”的高强度、常态化协作机制,将零星灵感整合为具有逻辑性和创新性的系统方案。她指出,此次荣获国赛三等奖,正是团队集体智慧与高效协作的有力见证。
双层支撑:机制保障与资源赋能并重
教学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持体系。马颖老师介绍了由学校与集团共同构建的“双层支撑模式”:学校层面将备赛工作列为重点,通过专题培训、专家一对一辅导、全真模拟答辩等途径,为教师扫清备赛障碍;集团层面则依托跨校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汲取同行优秀经验,极大拓宽了教学创新的视野与格局。这一体系为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后盾。
成果转化:让竞赛经验回归课堂、赋能教学
获得国赛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教学改革深化的新起点。马颖老师表示,将继续推进“问题导向教学设计”“多元方法融合运用”等竞赛中已验证有效的策略,系统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中,实现从“竞赛创新”到“课堂创新”的价值转化,真正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长期目标。

本次分享会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两位获奖教师的深入解析和无私分享,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教学创新的深入思考与实践热情。学校将以本次分享会为契机,正式启动“教学创新种子选手培训计划”,构建“全周期、立体化”的教学创新支持体系。一是构建“三位一体”支持体系,通过“政策包(明确激励与保障政策)、资金包(设立专项支持资金)、专家包(组建跨学科专家指导团队)”的协同发力,为教师教学创新与竞赛备赛提供全流程保障;二是聚焦“双突破”发展目标,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核心,力争在下一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实现“参赛数量扩大”与“获奖质量提升”的双重突破;三是深化“以赛促教”长效机制,将竞赛培训、经验分享、成果转化纳入常态化教学管理,推动教学创新从“阶段性活动”向“长效化机制”转变,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课堂教学支撑,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
审核:赵晓军